針對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,紀萌分享了三個觀點:做了媽媽之后,自己每天都在成長;孩子像一面鏡子,要想教好孩子,首先要做好自己;在孩子不聽話時,家長們應該多用同理心,用寬容的心態對待孩子。
是不是生了孩子就能自然升格當父母?父母需不需要“上崗證”?一個家庭的安全感到底來源什么?當代知名文化學者、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帶來主題為“原生家庭與兒童生命底色”的精彩演講。于丹老師認為,家庭教育的本質是要培養一個人格健全的人,使他作為人而成為人,并不是成為某種人。
TED演講環節,美國中美教育協會副會長Roger Coe向我們闡釋了,早期大腦發育的規律和特點。他認為,嬰兒需要和外界環境進行交流和互動,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。而且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,家長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注,因為這種關注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。
在教育大家談演講環節,德國Sense Ability Academy森林幼兒園總園長、德國柏林大學教育學學院心理學碩士Asha Scherbach用生動的例子,為我們詳細展示了孩子們在森林幼兒園中的一天,一起來看~
“電影《少年的你》引發大家對校園暴力的關注,我們要堅決和校園暴力說不?,F在有一個流行的觀點,人家打過來一拳,我就回去一拳,這個道理對不對,我們曾經編過一個歌謠:打來打去是小狗熊,堅決向欺凌說‘不’,遇到欺凌告家長,依法解決真英雄。孩子不能打回去,回去告訴爸爸媽媽,告訴老師,依法來解決?!?
TED演講環節,知名育兒專家張思萊向我們闡釋了榜樣的力量,讓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。談到隔代養育的問題,張思萊表示,隔代養育的第一責任人是孩子的父母,老人已經沒有再帶孩子的義務了。對于隔代人來說,他們也要追求自己晚年的生活,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,同時要更新知識,不斷學習新的東西。
湖南衛視知名主持人張丹丹與我們分享了她的“硬核”媽媽成長記,張丹丹認為,每一個家庭最好的育兒專家不是別人,就是母親,一定要相信媽媽總是有辦法,相信每一個媽媽就是自己孩子最好的育兒專家,因為最愛孩子的是媽媽,陪孩子最多的也是媽媽,為他操心最多的也是媽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