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位容積血液內血紅蛋白量或紅細胞數低于正常值稱為貧血,是小兒常見癥狀或綜合征。
年齡 | 新生兒 | 1-4月 | 4-6月 | 6月-6歲 | 6-14歲 |
血紅蛋白標準 | <145g/L | <90g/L | <100g/L | <110g/L | <120g/L |
【一般臨床表現】皮膚、粘膜蒼白,尤其是面部、口唇、眼結膜、甲床呈蒼白色,嚴重時可呈蠟黃色,病程較長的還有容易疲倦、毛發干枯、營養低下、生長發育遲緩等癥狀。
【造血器官】 肝臟、脾臟和淋巴結腫大。
【消化系統】 食欲減退、惡心、腹脹或便秘。
【神經系統】 精神不振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易激動等癥狀,年長兒可有頭痛頭暈、眼前有黑點或耳鳴等癥狀。
【生理性貧血】主要發生在兩、三個月大的新生兒,原因是由于來自媽媽的鐵質已經不夠體內所需,而進食中又未適度補充所致。
【再生障礙性貧血】這種情形主要是由于骨髓中的干細胞無法再制造紅血球所引起,例如癌癥侵襲骨髓、放射性物質、某些抗生素等,都會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。
【營養性貧血】這種情形主要是由于生產紅血球的微量元素不足所致,例如鐵質、維生素B12以及葉酸不足都會引起貧血。
【溶血性貧血】也就是紅血球因為某些因素而被“溶解”、“破裂”了。
缺鐵性貧血是小兒的常見病,主要發生在6月—3歲的嬰幼兒。大多起病緩慢,開始多不為家長所注意,致就診時多數病兒已為中度貧血。癥狀取決于貧血的程度和貧血發生、發展的速度。嬰幼兒的患病率約為30—45%。
【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原因】1.先天儲鐵不足:胎兒從母體中獲得的鐵以妊娠最后三個月為最多
2.鐵的攝入不足:這是導致小兒缺鐵性貧血最主要的原因……>>全文
【如何預防寶寶患缺鐵性貧血】① 堅持母乳喂養,因母乳中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。② 及時添加綠色蔬菜、水果等富有維生素C的食物……>>全文
【寶寶得了缺鐵性貧血如何治療】家長發現孩子有貧血癥狀后,應及時帶其到醫院診治。如果是輕度貧血,可通過飲食療法來糾正。如果是中度以上的貧血,患兒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正規地服用鐵劑進行治療,如富馬酸亞鐵、富血康、葡萄糖酸亞鐵、鐵維隆等……>>全文
【哪些食物防小兒缺鐵性貧血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多吃含鐵量豐富的食物,提高血色素。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、豬肝、蛋黃、海帶……>>全文
【小兒缺鐵性貧血的7款藥膳】參棗蓮子粥 黨參15克,紅棗20克(去核),蓮子30克,粳米30克,共入鍋中,加清水適量,煮熟即可……>>全文
【寶寶愛吃的補鐵美味食譜】
口蘑豆腐湯
豬肝粥
清蒸肝糊
蝦皮拌菠菜
肝末蛋羹
蛋黃羹
雞肝芝麻粥
茶香炒蛋
茄子炒牛肉
清蒸鮮魚
木耳炒瘦肉
鴨血羹
木耳煲豬腿肉
【什么叫“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”?】不愛蔬菜偏愛蛋,蛋類含豐富蛋白質,為何還會貧血?這種貧血叫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,并非缺乏造血的原料——鐵,而是由于孩子新鮮蔬菜和水果吃得少,缺少葉酸所致。孩子缺少葉酸,骨髓內紅細胞就不能發育成熟,釋放到血液中的紅細胞胞體大而質差。這種紅細胞未老先衰,壽命短,巨幼貧就發生了。
【葉酸的作用和需要量】葉酸有促進骨髓中幼細胞成熟的作用,缺少葉酸可招致紅血球的異常、未成熟細胞的增加和貧血以及白血球減少。每日需要量為:嬰兒60微克,兒童100微克
【富含葉酸的食物】萵苣、菠菜、西紅柿、胡蘿卜、青菜、龍須菜、花椰菜、油菜、小白菜、扁豆、豆莢、荷蘭豆、蘑菇等……>>全文